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以温柔而深刻的风格著称,每一首诗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他的诗作不仅在诗情画意上富有表现力,更在意境深远、语言细腻上颇具独特魅力。通过他的笔下,我们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沧桑、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生命的无尽思考。 Li Shangyin's six classic poems are known for their gentle and profound style, each poem containing deep insights into life. He is a famous poet of the Tang Dynasty, his poems are not only expressive in poetic beauty, but also carry profound insights into the uncertainty of life and the passage of time. Through his words, we are able to contemplate the vicissitudes of life and the endless reflections on existence.
空青写人性一针见血,写生活真知灼见。
将古诗词之美带给全世界。

这一期是李商隐的6首诗,是我认为比较能代表李商隐风格的几首,囊括了无题、咏史、咏物等几个主要的方向。我们一一看来,相信会对李商隐的创作风格有一个更加形象的了解。
壹
咏史
李商隐 〔唐代〕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远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咏史诗一般的套路,开篇两句点题说明地点和史事,后面4句跟上写景与感慨,最后给结句。像李商隐这样开篇给论点的诗句不多,但他提出的观点足够有力,“成由勤俭败由奢”7个字给出来掷地有声,后续再将论据与典故娓娓道来,成就佳篇。
翻遍史书,看遍国家之兴衰,总结出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兴起少不了勤俭,而一个朝代的衰落灭亡,总是因为骄奢淫逸。哪里需要琥珀来做枕头,谁说只有镶嵌着真珠的车马才配得上王公贵人来做?
写完了历史,后半首诗回归到自己的人生遭遇。李商隐际遇坎坷,怀才不遇,所以说自己远走千里仍然碰不到青海的千里马相助,说自己势单力孤,难以撼动象征着邪恶势力的蜀山大蛇。最后感慨一声明君不再,结束此篇。
“几人曾经听到过舜帝唱出的南风曲?后人也只好在墓前一哭罢了。”
贰
晚晴
李商隐 〔唐代〕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这是,春暮夏初的一个傍晚,李商隐在桂林。
南方的天气总是潮湿多雨,尤其入夏以后,就更是阴雨连绵。
这一天,久雨初晴,城中的人们久违地见到了太阳,连一向多愁善感的李商隐这时也难得振奋了一会儿,写下这首轻快的《晚晴》。
开篇点名地点和时令。后面跟着6句都是对“晚晴”的描绘,看似纯写景,然“一切景语皆情语”,李商隐本人作为那双隐在诗后观察一切的眼睛,其心情如何早已通过诗中万物展现了出来。
天意怜惜幽草,人间怜惜晚晴天。登高望远,视线更加清明;余晖入窗,室内明亮舒爽。鸟儿的窝巢也被太阳晒干,傍晚回家时候的体态比之从前格外轻盈。
李商隐的私心集中在最后一句,“归飞体更轻”,他何尝不想轻盈的回去呢?可惜深陷党争,注定了一生坎坷。
叁
赠荷花
李商隐 〔唐代〕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咏物诗,咏荷花。
这世间的花叶地位总是不匹配,花儿被人们珍而重之,栽在金盆里养着;但花叶,人们就只是任它衰败,凋落后化为尘土,作为花儿的肥料。
但是有一种花,因为生在水面,不受人世间这些奇怪的约束,那就是荷花。绿叶荷花在池塘中是如此的映衬自然,卷舒开合,展现着大自然的和谐完美,天真意趣。
但世间美好总是难得而短暂,过了夏天,花叶逐渐凋零的时候,处处翠减红衰,真是愁杀人。
对时间的惆怅是永恒的惆怅,对岁月的感慨是永恒的感慨。
因为无解,所以时时被歌颂着。
肆
牡丹
李商隐 〔唐代〕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李商隐早期作品,已大概能看出后来喜用典、多雕饰的风格。
前面六句写牡丹,用了卫夫人、越鄂君、雕玉佩、郁金裙、石家蜡烛、荀令香炉六个意象,其中四处用典,两处雕饰。最后以巫山神女的典故收尾,说自己想要用梦中得到的彩笔,将自己心意书写在牡丹花叶上寄给神女。整首诗没有太多太深的内涵,但读来精致可喜。
伍
春雨
李商隐 〔唐代〕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一个爱而不得的故事。
开篇两句,用“怅卧”、“寥落”、“意多违”三处烘托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气氛。
三句写隔雨望红楼,而加一个冷字,再次烘托气氛。四句写“独自归去”,而飘灯相随,隐隐点出“最终还是没有见到”这一主题。
五六句写分离之后,迢迢远路,只有夜梦相随。七八结句,写寄书无处,只好独自怅惘,在孤雁飞过万里云天,不知所终。
而心中爱情的种子,也终于随风消逝,不知所终。
陆
马嵬
李商隐 〔唐代〕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咏史诗,题《马嵬》,咏的是前朝玄宗杨贵妃之事。在后来文人眼中,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盛世覆灭,唐明皇和杨贵妃多多少少是要背一些责任的,因此写起两人的事迹多半含讥刺意。
徒劳听闻海外更有九州,但已无心于更大的世界,也无心于长生殿里生生世世的约定。因为他生还未卜成,此生已行将到尽头。
军队还是从前的军队,宵柝的制度也没有更改过,可曾经奢华的生活一去不复返,早上在皇宫报晓的官员也不知何处。
五六句,驻马与牵牛是久为人称道的巧对。结句以莫愁一普通女子对比玄宗,四十年的皇帝,到头来还比不过一个普通人家能给爱人幸福,怎能不让人感慨良多。
一介白衣,诗书传世。
我是空青,关注我,共同传承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