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人 胡宗宪是个怎么样的人

众所周知,胡宗宪是一个名震朝野的英雄,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慧平定了倭患,为大明带来了短暂的和平。然而,正如历史上无数英雄的悲剧,他的辉煌过往并未为他赢得永久的安宁。在权力的游戏中,英雄往往成为棋盘上的棋子,难逃被牺牲的宿命,那么,对于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有需要的用户可以来看一下。

胡宗宪是明朝名臣,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名字是在一篇关于海瑞的文章中。那时海瑞担任瑞安县令,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此地,因不满意驿站的招待标准而吊打工作人员,后被赶来的海瑞责罚后赶出瑞安县。随后海瑞给时为浙江总督的胡宗宪去信,表示惩罚了一个冒充胡公子的骗子。胡宗宪得知此事后,也是无可奈何,吃了个哑巴亏。看到这里,对于胡宗宪的印象就不好了。

后来又看到了一些支离破碎的文章,知道胡宗宪阿谀赵文华(严嵩的死党),投靠严嵩,心中有了一个定论,此人不是好人。但不久之后看明朝名士徐文长的传记,发现他曾经做过胡宗宪的幕僚,心里感到奇怪,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们俩怎么聚到一堆去了,由此对于胡宗宪以前的定论就有了疑惑。

但对于此事并没有太多的留意,只是在看一些关于抗倭的文章中,发现抗倭名将戚继光、俞大猷等人和胡宗宪的关系很是不一般。某种程度上来说,胡宗宪对于他们有着知遇之恩,在胡宗宪的重用支持之下,他们才能在抗倭的战争中立下不朽的功勋。

我们现在来看胡宗宪,他主持的抗倭,应该是其人生中最大的亮点。在这其中,他表现出来的胆略和智谋可圈可点,称得上是一位能臣。事实上,历史上对于胡宗宪的评价也是以能臣为基本论调。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在其为政的生涯中,屡屡展现出了施政才华,政绩斐然。但他结交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人品也饱受争议。

其实从明代官场的政治生态环境来看,如果一个人没有所谓的后台,他基本上是不可能干什么事情的。就说抗倭名将戚继光,他先是胡宗宪,后来依附张居正,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戚继光和胡宗宪的不同是,在严嵩倒台后,胡宗宪被做为了严党余孽被清算,而戚继光则扒上了张居正这棵大树,得以继续自己的军事生涯。在这其中,戚继光给张居正送过大量的财物、女色,还在张居正返乡时派出士兵护卫,可谓是奉承之极,但也就是这样,他才能够得到张居正的支持,做出了成就。你能说戚继光没有能力?但光有能力,没有人给你发挥的舞台,一切都等于零,这就是当时官场的现实。

胡宗宪依附严嵩,但也不是严党的一切行为他都支持。他是“浙直总督”兼“浙江巡抚”,由严嵩一手提拔,身上带有明确的“严党”标签。可严党于浙江推行“改稻为桑”却遭到了他的反对,先是奏请延缓方略推行的奏疏,又坚决破坏了严党“毁堤淹田”的阴谋,使得严世蕃甚至一度想要逼着他辞掉官职、彻底和严家划清界限。

但在倒严的暗流中,他又回绝了对手的拉拢,“宁为奸臣,不做小人”,不愿意背叛严嵩,表现出了人性的复杂性。或许在他看来,自己不愿意牵扯进所谓的党争,哪怕被天下人视为严党,只要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完成剿灭倭寇的历史使命,哪怕是不能青史留名,也不愿意背负忘恩负义之名。

不出意外的,严嵩倒台之后,胡宗宪几经沉浮,终究没能逃脱政治对手的追杀,于1565年蒙冤入狱并最终自尽于狱中。但是非功过自在人心,1572年胡宗宪被平反昭雪。

胡宗宪为官二十余年,可谓是忠心为国,抗倭有功。纵观其一生,虽然有结交权贵、趋炎附势、挥霍无度等瑕疵,但总体上大节不亏。他的个人悲剧,有个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应该是时代的悲剧。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