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为何拒绝先迎接汉献帝 袁绍为什么拒绝先迎接汉献帝

在三国时期,有这样子的一个故事,那就是当时的曹操在挟持汉献帝,而当时的他是地方上的军阀,实力也是比较弱的。而在196年时期,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用东汉朝廷的名义征讨各地军阀,也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从而迅速壮大了力量。不过在曹操之前,袁绍是有机会迎接汉献帝的,他却选择放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袁绍为什么拒绝先迎接汉献帝。

一、沮授献策

191年,袁绍从韩馥的手中夺取了冀州,他征召沮授为别驾,同时向他问计。沮授认为应该“横大河之北,合四州之地,收英雄之才,拥百万之众,迎大驾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邑,号令天下,以讨未复,以此争锋,谁能敌之?”,袁绍非常高兴,任命沮授为监军、奋武将军。不过,当时汉献帝正在长安,被董卓及其余党所控制,所以这项计划暂未实施。

195年,汉献帝遭到李傕、郭汜等人追击,最终来到了洛阳。沮授立即向袁绍建议,“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官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也就是说,沮授提议将汉献帝迎接到邺城,挟持天子,号令天下,征讨那些不服从的军阀。当时,袁绍的实力要超过曹操,且距离洛阳很近,完全可以在曹操之前实现这个计划。

二、袁绍犹豫

袁绍开始的时候,打算采纳沮授的建议,不过却遭到了两个人的反对,他们是郭图、淳于琼。两人认为,汉朝已经不可能复兴了,现在“英雄并起,各据州郡,连徒聚众,动有万计,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假如将汉献帝迎接到邺城,就会受到皇帝的干扰,“动辄表闻,从之则权轻,违之则拒命,非计之善者也”。

沮授认为迎接皇帝是符合大义的行为,“若不早定,必有先之者焉。夫权不失几,功不厌速,愿其图之。”袁绍这个人虽然出身名门,但性格上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宽而不断,好谋而少决”,也就是说袁绍遇到大事时没有决断能力,做事犹犹豫豫。这时候,袁绍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汉献帝不是他拥立的,所以最终放弃迎接。

三、再失良机

第二年,曹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收河南地,关中皆附”,还经常以汉献帝的名义,向袁绍下发诏书,袁绍这才感到后悔。于是,袁绍想要曹操将汉献帝迁到鄄城,这样一来就离自己比较近了,袁绍的想法遭到了曹操的断然拒绝。不过,此时袁绍的力量依然超过曹操,他仍然有机会将汉献帝抢到自己的手中。

几乎与沮授同时,田丰也曾向袁绍建议抢先迎接汉献帝,结果也遭到了袁绍的拒绝。在迁都鄄城的计划失败后,田丰又向袁绍献策,“徙都之计,既不克从,宜早图许,奉迎天子,托诏令,响号海内,此算之上者”。田丰认为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不尔,终为人所禽,虽悔无益也。”然而,袁绍再度没有采纳田丰的计划。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袁绍刚愎自用、多谋无断,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成功呢?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