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亨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身为太子的李亨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众所周知在封建社会,太子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只要这个太子不是太离谱,皇帝是不会废掉他的,当然历史上也有因为太离谱而被废掉的太子,例如唐太宗的第一位太子、长子李承乾,最后造反逼宫,被废掉了他的太子之位,但也有些太子是命不好,啥也没干,最后因为被冤枉了而废掉,那么李亨本来就是太子,为什么还要篡夺李隆基的皇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事实上李亨并不是李隆基的第一位太子,他是在兄长、前任太子李瑛被废杀之后,才在28岁时被确立为储君。此后,李隆基的宠臣李林甫、杨国忠集团曾多次威胁太子,但总的来说他的太子之位还是很稳固的。

后来安史之乱爆发,李林甫已死,杨国忠在马嵬坡被杀,太子的敌对势力被一扫而空。在李隆基的心目中,李亨是无可争议的接班人。然而,那个时候李隆基已经失去了对时局的控制力,为了挽救大唐,他不得不安排或默许各种力量对抗安史之乱。

这种情况下就导致多位将领和皇子都逐渐有了拥兵自重之念。比如李白投靠的永王李璘,事实上就已经是李亨的反对党了。

所以说,光是李隆基想让李亨当皇帝已经没用了。因为如果别的皇子在战争中坐大,他们可能夺走储君之位,这对李亨是不利的。

同时,李隆基那个时候已经逃往蜀地、不能掌控全局,曾经辉煌的大唐事实上处于四分五散、各自为政的状态。没有统一的指挥,战乱也不可能被平定。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权威去代替李隆基的权威。

这个时候,李亨作为本来的太子,必须站出来振臂一呼。虽然从之后的历史上来看,他并不适合当皇帝,防范武将、重用宦官,都不是什么明智的决定。但是在马嵬之变的关键时刻,在唐玄宗已经失去民心和军心的情况下,李亨勇敢的站了出来,承担责任,这个精神是可歌可泣的。

所以,虽然“篡位”不是一件很光明正大的事情,但是李亨在为自己谋利益的同时,也保护住了当时大唐的利益,还是值得尊敬的。

« 上一篇
下一篇 »